top of page

讓我們一起有機3.0吧!

乙末年 ‧ 大暑

38 人參與

友信文創沙龍本次邀請水花園有機農民市集招集人林柏虎,主持「讓我們一起有機3.0吧!」農創主題沙龍。藉由林柏虎邀請到堅強的主講陣容,是友信沙龍第一次以多位主講的方式呈現。

  • 沙龍主人:林柏虎先生(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召集人)

  • 主講群:

    • 謝昇佑先生(好食機農食整合平台負責人)

    • 黃俊誠先生(禾德-原住民物產品牌負責人)

    • 楊文獻先生(農夫、酵素專家)

    • 林美慧小姐(綠雜誌總編輯)

  • 時間:2015/07/24(五)

  • 地點:戰國策

沙龍資訊

讓我們一起有機3.0吧!

 

友信文創沙龍「有機農業3.0」於7月24日在台北市戰國策學院舉行,本次沙龍邀請水花園農夫市集負責人林伯虎擔任主講者,而他也進而邀請好食機社區菜市長謝昇佑、禾德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俊誠、綠雜誌總編輯林美慧、農夫楊文獻一同參與座談,從消費者、生產者、通路、市場、傳媒等多方面角度為聽眾揭開「有機農業3.0」神秘面紗,沙龍現場討論熱烈、因時間有限,與會者紛紛舉手「搶麥」暢談自己的理念、和眾人集思廣益,攜手讓台灣的有機農業邁出下一步。

 

此外,現場還提供滷味、新鮮時蔬、東北大餅等美食,還有搭配四種「精選醬料」讓與會者品嘗,眾人紛紛對其天然的美味感到讚嘆,散場時分、仍有許多與會者在激盪彼此創意、相約下次沙龍要再次交流,讓這場充實的農業文創沙龍畫下圓滿句點。

 

在本次沙龍的一開始,友信文創執行董事詹鈞涵首先簡短講解「六級產業的農業文創」並邀請幾位業界人士上台擔任本次沙龍引言人,為活動暖身。

 

深耕「魚菜共生」農法已久的睿陽魚菜共生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登陽,首先為與會者娓娓道來一路走來的心得,他認為,在此農法的關鍵在於耐心,而產出的農作物真的「無論種什麼都好吃!」陳登陽也表示,看著參加者從少許幾人一路增加,遂成立魚菜共生協會,提供一個平台讓大家交流資訊、樂見更多人一起加入魚菜共生農法的行列。

 

南澳自然田負責人阿江倡導「縮短食物轉程」的理念,他認為加工廠、盤商等都會使成本增加、業者為從中獲得利潤便會想盡辦法壓低成本、衍生了食品添加物與食安問題,對消費者與生產者都有不利影響。因此他強調,消費者直接找農夫購買、集合生產者面對消費者,在充分溝通中,不但能滿足彼此需求,更能減少肥料與農藥的使用。

 

KKF自然農法社指導老師邱錦和,則介紹自身耕耘農業近20年的歷程,他分享,要成功投入有機農法,必須從土壤開始悉心培育、進而產生有益的微生物與酵素,這不僅是農業耕作,更是一項環境工程。

 

聽完上述幾位農人的分享,詹鈞涵認為,今日幾位業界人士的分享都很棒,彷彿讓人回到農業文創的起點。而在這些精彩的分享後,沙龍正式揭開序幕。

 

林伯虎首先分享,耕耘有機農業的過程艱辛,其過程只有自己才知道箇中滋味,耕耘有機是需要陪伴的。他分享,有機農業1.0為自主,2.0為驗證,而「有機農業3.0」即是參與,是有「社群」支持的農業,下一個階段的有機農業「不只是農法的問題,而是社會動力。」藉由打造參與式的平台,促進社群的溝通,讓消費者了解價格背後是農人的努力。林伯虎提到,這個願景很美,但在台灣,有機農業的耕地面積只占0.76%另外的99.24%仍為慣行農業所使用,如何實現?儼然是值得討論的問題。

 

黃俊誠表示,傳統的農業通路,農夫以簽訂合約方式將作物予以盤商收購,但傳統的資本主義有其弊病,許多合約、規章、認證的制度,正是消費者、政府、廠商互相不信任的現象,故倡議農人與消費者和諧共生、這才是有機的精神。

 

謝昇佑分享,現階段的農業都將「交易」為最終目的,但他認為交易不該只是最終目的,而是生產方與消費者聯繫的媒介,在新型態的有機農業中,應該要重建消費者與生產者雙方的信任。

 

林伯虎提到,一位來自台東的農人楊文獻,每兩週就專程開車運送作物上來台北,他致力於縮短農夫與消費者的距離,不需經過中間的成本,讓消費者能用最實惠的價格買取農作物。他更分享,在有機市集中曾看到消費者四處拍照,讓他感到好奇,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是利用社群軟體分享照片,用網路來串連更多人購買,這些都是新型態有機農業的案例。

 

楊文獻說明,從小的生活就與農業息息相關,也看著有機農業一路發展,卻發現許多農家是「白天有機、晚上不有機」意為有些惡質業者鑽法規的漏洞,不老實耕種卻依舊打著有機的旗號販售農產品,他認為認證機制正是消費者、生產者、稽核者彼此不信任的象徵,楊文獻強調,從事有機農業必須理解,這是對人、環境、土地都要友善的事業。

 

黃俊誠說,希望能把「我有一個夢」擴充成「我們一起有一個夢」攜手參與「有機農業3.0」的推動。

 

謝昇佑認為,在有機市集中,不應把交易作為第一要務,而是一個消費者與生產者兩端彼此溝通的機會,才能有效發揮市集的功能,下一步便是讓有機農作物的交易分散到各社區進行,達到推廣之效。

 

林美慧以媒體角度說明,媒體也是一個資訊流通的平台,用專業整理知識、各個故事並傳遞出去讓大家知道,她分享自身經驗,目前擔任綠建築相關臉書粉絲專業的管理員,發現只要是妥善整理過的資訊,網友們都會樂意閱覽、分享,顯示大家需要被整理過的知識、有條理的資訊。

 

黃俊誠表示,從前網路並不發達、而現在可以即時溝通聯絡傳遞訊息,網路世代甚至可能Line、臉書上進行交易,在資訊發達的現在,應好好利用網路的功能,運用在有機農業的經營中。

 

責任編輯:盧逸峰

2015.07.26

【有機3.0延伸資料】

 

  • 參考讀物:

    • 《植物的秘密生命》

    • 《生命的答案,水知道》

    • 哈佛醫師養生法套書:《哈佛醫師養生法》、《哈佛醫師養生法2》、《哈佛醫師心能量》

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