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城市創新的「入境隨俗」

一個空間、一座城市,負載著多少的人事物,人說入境隨俗,「境」有著原有的樣貌,也有人類的生活風俗,可見得人與空間、人與土地,滋養著彼此。

以建築來說,一棟建築體,除了思考使用者的習慣,也需要考量的是周遭的地理環境,適風適土。雖取用於自然,但也應與自然共存。可以想見,有著人為建築所建構出一方天地,會是人對於當地的一種基本印象,當然,也就會形成一種居住文化,像是中國福建土樓、江南庭園,居民的生活習慣就大相逕庭。

圖片:圖庫

除了自然環境的條件之外,城市發展的歷史,也會形成城市聚落的樣貌,有些甚至出現歷久不衰的象徵地標。英國倫敦的Battersea Power Station,建造於1930年代,有著當年的工業風貌,也因為成為1977年Pink Floyd 樂團《Animals》的專輯封面而聲名大噪,英國同時期的還有1969年披頭四在Abbey Road拍攝《Abbey Road》專輯封面,讓英國的建築特色、生活風貌也隨著音樂傳播國際。Battersea Power Station於1983年正式退役,位於泰唔士河邊,那巨大的四支煙囪,一直是倫敦城市中的一大特色,著名的奢華裝潢也為人所知。古蹟的重生再利用,也成為現在都更的一大重點,Battersea Power Station計畫將連結泰唔士河畔與Battersea公園,形成一區綠色帶,再結合綜合性生活空間,例如休閒、購物娛樂、市集、餐飲等,滿足居民所需。

英國 Battersea Power Station

圖片:來源

時空拉回了台灣,1869年英商杜德在台北大稻埕設立茶據點後,1900年代的大稻埕開始了輝煌時期,因為大稻埕港口的進出口貿易,吸引洋商聚居,還有台灣傳統的南北貨交易,也有眾多本地商行。於是,那時候的大稻埕,有著外國人的教會,像是1915年落成的大稻埕教會;也有著茶產業的脈絡,例如1907年成立的有記名茶,已是百年老店;更有著當地生活的遺跡,例如建於1924年永樂市場對面的迪化街一段44號,現在由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定位為「URS44大稻埕故事工坊」(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,都市再生前進基地,編號URS44),將大稻埕的過去與現在蒐集起來,實踐文化資產再生的理念。

大稻埕的貿易生態,形成了沿著大稻埕碼頭的商業街區,也從此奠定了大稻埕為台灣北部南北貨的集散地,直到現今,迪化街俗稱年貨大街,留有中藥材批發、年貨批發、布匹批發等當時遺留下來的相關產業。

URS44大稻埕故事工坊

圖片:來源

由於古蹟與歷史的背景,都市更新計畫也將著眼於此,例如台北市政府提出之振興傳統產業計畫、文化觀光實施計畫、水岸遊憩景觀計畫等。民間組織「世代群(Sedai Group)」,也陸陸續續地利用老屋洋房,建立文化街屋,形成新一代的文創產業聚落,像是「小藝埕」、「民藝埕」、「眾藝埕」、「學藝埕」,以及「聯藝埕」等區域,統稱「大藝埕」,世代群希望大家能在各個區域找到大稻埕的過去及未來。

小藝埕

圖片:來源

日本知名建築大師偎研吾,擅長將當地的建材與自然環境做成「弱建築」,無論是植物木材、礦植物,還是最簡單的泥土,取之於自然,也讓建築成為自然的一環,人類跟土地的結合,將形成純粹的文化生活。他說道:「我希望能盡量使用當地的建材,因為對當地有情感的建築,也比較容易成為好建築……」。建築如此,建物再生利用亦是如此,一個空間、一座城市的創新,是否需保留曾經的人事物,曾經的情感,曾經的聚落生態,曾經的建築功能,曾經的城市風貌?英國Battersea Power Station的名氣、保存與修復,是否能搭配倫敦的都市需求?而大稻埕的今昔,產業的創新和延續,也是台北城市的一個縮影,在在地考驗著我們台灣的創新能力。

責任編輯:全非凡

參考來源: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尚無標記。
bottom of page